坐落在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安福中等专业学校,是一所集职业技术教育、职业技术培训、继续教育、社区教育为一体的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。2021年,被评为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分级标准C档(达标)学校。
学校占地面积173亩,建筑面积6.65万平方米。现有专任教师107人,在校学生2047人。开设了数控技术与应用、幼儿保育、计算机应用、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检测、增材制造技术应用(3D打印)、电子信息技术、微电子技术与器件制造、数字媒体技术应用8个专业。2023年,学校被东莞市汽车职业教育集团、东莞市汽车行业协会聘为会员单位,是东莞电子职业教育集团常务会员单位、东莞市模具(国际)职业教育集团会员单位。
近年来,学校坚持党建引领,按照“立德树人、崇文精技”校训,围绕“育素质、练技能”办学理念,坚持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、工学结合,培养了一大批“心中有梦想、肩上有担当、手里有绝活、脚步有力量、脸上有阳光”,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,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等专业学校。
在江西省第二十二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,学校获省级奖项5个,市级奖项7个,县级奖项9个。在全省技能竞赛中,获一等奖1个,二等奖3个,三等奖6个。在2023年吉安市第二十届技能竞赛中,参赛师生共获奖37个,其中一等奖1个,二等奖9个,三等奖27个,团体总分获三等奖。学校选派28名师生参加吉安市第一届职业技能竞赛,斩获20个奖项。其中,职工组夺得银牌1枚、铜牌2枚、三等奖1个、优胜奖7个;学生组获优胜奖9个。安福代表队以团体总分全市排名第三的优异成绩,获“突出贡献奖”。
党建引领,打造职业教育“助推器”。安福中等专业学校以基层党建为引领,持续擦亮“职教星火、福泽樟乡”党建品牌。深化党建与教育教学“双融双促”,在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方位“三全育人”的高度、广度、深度、温度、效度上下功夫,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。
深入实施党员名师工程,打造“头雁型”教师。设立“党员先锋岗”“党员示范岗”,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让每一名党员教师成为一面旗帜、一个标杆。打造“党员名师工作室”,举行党员示范课、新教师汇报课、中青年教师上课比赛,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技能。把优秀党员教师放在重要岗位,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、把党员教师培养成骨干的“双培养”工作机制,使党组织和党员成为学校发展的主心骨、主阵地、主力军,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动能。
深入实施校本教研工程,打造“双师型”教师。落实党员教师结对帮扶机制,按照校本教研定时间、定地点、定人员、定主题“四定”要求,切实加强教研工作。除每周教研组开展教研外,学校每月针对教学主题开展教研,切实提高教研成效。深入开展“青蓝工程”师徒结对,发挥党员骨干教师在教研中的“领头羊”作用,带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。为提高教研水平,学校要求党员骨干教师做到“三个一”:每月主讲一节优质课、每年至少撰写一篇教研论文或优秀案例、每学期参与一项课题研究。今年,学校“双师型”教师由11人增加到30人,其中高级1人,中级3人,初级26人。
深入实施“工匠之师”工程,打造“大师型”教师。创新教育教学方法,优化教学评价方式,全力打造“能说会做”的“工匠之师”。以“双师型”党员教师为主,加强专业领军教师培养,打造师德高尚、技艺精湛、育人水平高的教学名师、专业带头人、青年骨干教师等人才队伍。通过跟岗访学、顶岗实践等方式,重点培训青年党员教师,建设教学创新团队、科研创新团队、人生导师团队,为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。
校企共育,打造产业升级“加速器”。职业教育是产业转型升级的“加速器”。安福中等专业学校搭建校企合作平台,完善产教融合发展机制,紧紧围绕职业教育要求,与企业开展订单培养、冠名班、校中厂、厂中校等深度合作,实行校企“双向”育人,让教育体制机制更加灵活,更加科学,激发办学活力,推动教育链、人才链、产业链、创新链有机衔接。
2023年,学校与高新区管委会、园区企业搭建对接平台,实现校企办学深度融合。安排300多名学生到企业进行劳动实践教育,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提高学生实操能力。安排42人到鲁丽木业实习,20多人到维景酒店实习,50多人到幼儿园实习,80多人到迪科、鑫福达实习。
校企“联姻”,构建产教平台。学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、新方法、新路子,全方位、多层面推进校企合作、产教融合。为找准校企合作结合点,学校主要领导带队,先后多次到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企业走访调研,了解企业发展情况、技能人才需求,以及学校毕业生、实习生工作情况等,认真听取企业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。同时,以企业需求为导向,积极推进校企“联姻”,开展校企合作。
校企“牵手”,共育专业人才。根据企业岗位需求,学校和企业共同确定冠名班学生的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,瞄准企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标准,并将其纳入冠名班课程设置。形成包括职业素质、专业基础课、专业主干课、专业选修课、项目实训、企业实习等相融合的培养体系,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
校企“合拍”,共同培养人才。为更好实现教育教学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,学校主动邀请企业专家,共同参与专业建设、课程任教、实训指导、校本教材开发、顶岗实习指导、教学质量监督评价等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等环节。在冠名班教学过程中,邀请企业全程参与教学、实训和管理。学生不仅能学到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,还能得到企业管理人才、技术人才的指导,实现“厂中校、校中厂,做中学、学中做”,形成教室与生产车间融合、学生与学徒身份融合、教师与工程师融合、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融合、作业与产品融合“五个融合”的独具特色人才培养模式,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。
技能立身,打造赛训并举“孵化器”。技能立身,技能强教。安福中等专业学校以技能大赛为抓手,始终把教育教学质量放在首位,紧紧围绕打造“工匠摇篮”目标,将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教学。学校赛训并举,以赛促教,以赛促学,以赛促训,以赛促改,以专业技能为核心,着力提高学生的德行能力、通识能力、学习能力“一个核心、三种能力”,培育新时代“工匠苗子”。
以赛促训,以赛促学。学校选派专业知识扎实的骨干教师,担任各类技能竞赛项目指导老师,科学制定训练计划。在训练过程中,要求指导老师做到“三多”:多一点关注、多一点关怀、多一点鼓励,让学生在技能训练中获得关爱,增强信心,在训练中坚定理想、磨炼意志。加强专业教师培养,聘请省内专家到校指导,开展专业教师培训,精准把脉,指导提高。坚持“重点突破、局部超越、全面提升”战略。重点突破:每个专业在所有赛项全覆盖的基础上,重点选择一两个赛项,瞄准省赛国赛,力争赛赛创新高,年年有突破;局部超越:瞄准新赛项新技术,发挥优势,在某项比赛中领先;全面提升:鼓励教师和学生突破学校现有的专业,开设社团,创造条件参赛。
以赛促教,以赛促改。学校利用校企合作平台,将企业需求、学生发展有机结合,改革传统教学模式,邀请企业技术专家为学生进行辅导。在企业导师和学校老师的联合指导下,让学生通过比赛快速成长,在全校掀起关注技能、崇尚技能、追逐匠心的热潮。
下一步,学校将锚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目标,以高质量就业和高质量升学为导向,打造特色精品专业,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,全面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。(文/图 曹海昌 李刚平)